中文
科研要闻

实验室2项成果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2025-08-30

       8月26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2项成果获奖:韩兆龙牵头的"海上浮式风机一体化高保真建模方法及流固耦合关键效应"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李明广牵头的"复杂地层环境基坑工程绿色支护及智能控制关键技术"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

获奖项目简介

海上浮式风机一体化高保真建模方法及流固耦合关键效应        

第一完成人:韩兆龙,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海上风电流固耦合力学问题研究。

其他完成人:赵永生、朱宏博、雷航、平焕

项目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项目简介:开发深远海风能是国家重大需求和清洁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浮式风机是开发利用深远海风能的必备工程装备。项目围绕海上浮式风机在复杂海洋流体环境(如风浪流)作用下长期服役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技术瓶颈,针对风机各结构系统流固耦合特性的精细刻画需求中"分析方法不足、效应机理不清"问题,建立了海上浮式风机结构流固耦合问题的高保真数值模型和一体化分析方法,揭示了结构在气动/水动作用下的关键非线性流固耦合动力学效应和演化机理。

 

复杂地层环境基坑工程绿色支护及智能控制关键技术

第一完成人:李明广,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主要从事软土地区城市敏感环境中深大基坑变形分析理论及控制方法研究。

其他完成人:罗云峰、侯永茂、刘书、白圻业、杨连佼、孙旻、杨子松、邱晨杰、苗艳遂

项目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地下空间开发是城市更新和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造和智能管控是实现地下空间可持续开发的必由之路。现有基坑技术存在临时支护体系材料能耗大、传统施工控制技术效率低、虚警漏警风险实时管控难等问题,亟需攻克复杂地层基坑工程绿色建造和智能控制技术。

       本项目紧密围绕国家"双碳"和"数字化"战略需求,历经十年产学研用攻关,在支护体系创新和智能预警控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发明了复杂地层环境基坑工程绿色支护与智能控制关键技术。创新研发了预制装配式型钢伺服支撑体系,建立了墙-土-撑协同作用的基坑支护体系变形计算方法,研制了支撑轴力智能控制一体化设备与主动调控系统;发明了水泥土深层铣搅成墙内插"C-T"双锁扣型钢连接技术,开发了配套施工装备与降承压水环境影响评估方法,构建了地下连续钢墙绿色支护施工工法体系;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风险预警阈值确定方法,研发多源数据融合的深基坑风险评估系统,创建数物融合的智能预警控制平台。项目成功应用于上海、杭州、南京等20余项重大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墙-土-撑协同作用的预制装配式型钢伺服支撑体系

水泥土深层铣搅成墙内插"C-T"双锁扣型钢施工技术

       

        创新永无止境,矢志攀登高峰。祝贺所有获奖老师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