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夜幕下的江南造船厂)
或许,我们无法亲见无数工程师倾注心血的日日夜夜。但江南造船厂在迈向世界的征途中创下的璀璨诗篇是有目共睹的。胡可一学长正是这些优秀工程师的代表之一。1982年,胡可一学长进入江南造船厂工作,80年代中国的船舶业正处于低谷,江南造船厂又是当时中国造船的领军企业,可见胡可一学长那一代工程师身上肩负的不仅仅是一个造船厂的未来,更是中国船舶的未来。在世事艰难,环境艰苦的工作条件下,他们没有丝毫的懈怠,立足长远,一步一个脚印打造江南造船厂的品质并将其推向世界,于是才有了如今众人看到的“中华第一厂”。
造船寒冬,勇闯迎春
自08年金融危机过后,造船寒冬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可寒冬并不能封住工程师们对春天的希冀。胡可一学长作为江南造船厂的总工程师,率先提出了“智能船舶”、“绿色船舶”的新型概念。此外,随着可燃冰的开采技术日趋完善和成熟,胡可一学长已带领着江南造船团队着手研发可燃冰开采船。这些新兴理念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了世人对船舶制造的传统观念,一次又一次的振奋人心。工程师们对船舶的热血终有一天将暖化寒冬,喜迎春生!
纵船舶之路艰难险阻,一代又一代工程师前赴后继,只为让中国成为世界造船业强国。6月10日(星期日)15:15-17:00,让我们相约图书信息楼八楼报告厅,一起聆听胡可一学长讲述他的船海人生,细数船舶工程师的点点滴滴,听他描绘“智能航运时代”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