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科研要闻

挪威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工程联合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2018-04-24

   2018年4月19日至20日,借挪威高等教育团访华之际,挪威科技大学在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活动,并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船舶海洋工程联合研究中心”,为全面推动中国与挪威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合作搭建重要交流平台。
学术研讨会探讨领域发展方向
  4月19日,挪威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工程联合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木兰楼B808举行。来自海内外知名“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地探讨了当前海洋工程中关键问题,对未来海洋工程的发展进行展望,并重点对海洋结构物、海洋运载器展开了深入的学理讨论。本次会议由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挪威科技大学海洋技术系共同主办,旨在凝聚全国乃至海内外的海洋工程研究领域的研究力量,为成立上海交通大学——挪威科技大学船舶海洋工程联合研究中心提供建议和思考。 
  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杨建民代表实验室对参与此次研讨会的诸位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并作报告。杨建民教授重点对实验室的现状、学术研究成果、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他指出,当今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处于十分重要的转型时期,学术研究者会面临诸多的挑战与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在于加强交流与合作。
  挪威科技大学的Sverre Steen教授随后对海洋技术系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当今海洋工程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概括分析。他认为,当年海洋工程的研究主要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挑战:浮动结构物、深海运载器、海洋能发电、复杂耦合环境对海洋结构物的影响。
  在 “海洋结构物”的研讨中,挪威科技大学的Torgeir Moan院士为我院师生带来了关于“浮桥和悬浮式隧道”的精彩讲座,讲座从挪威在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出发,讲述发展浮桥、浮式隧道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重点突出挪威在大型浮式结构物领域所取得的进展,以及进一步开发该项技术所面临的技术、生态、环境挑战。
  随后挪威科技大学的Asgeir Srensen教授、高震教授、Jrgen Amdaml教授分别在“深海运载器”,“近岸浮式风机”,“复杂耦合环境对海洋结构物的影响”等方面将挪威科技大学近期的研究成果与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示和分享,吸引了在场老师与学生的兴趣,气氛十分热烈,在座师生受益匪浅。
  下午的研讨会由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润培教授主持。万德成教授首先给出题为“浮式风机系统气动-水动的耦合分析”的报告,他展示了在准确模拟浮式风机水动力与气动力基础上,将其与求解波浪中六自由度运动的模块相结合而开发的求解浮式风机气动-水动耦合问题的求解器FOWT-UALM-SJTU,以及利用该求解器对一些浮式风机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的结果。
  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崔维成教授发表了题为“彩虹鱼挑战深渊极限项目的发展策略及当前进展”的演讲,崔教授首先就什么是深渊、深渊科学对中国的重要性开讲,阐述了研究深渊科学,挑战深渊,挑战更深度潜水对中国的重要性。他说,研制11000米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彩虹鱼号是继“蛟龙”号之后我国在海洋领域影响重大的高科技攻关项目。
  随后,上海交通大学的王晋教授、付世晓教授、肖龙飞教授、罗勇教授分别对船建学院在“新概念FDPSO设计”,“海洋立管VIV研究”,“深水浮式平台设计”和“FPSO在困难海况下的应用”等前沿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与会代表在每个主题演讲结束后都积极发言,竞相提问,积极讨论,会议现场气氛热烈。
 
联合研究中心搭建学术沟通桥梁
  4月20日,“上海科技教育日”开幕式在交大举办,挪威科研与高等教育大臣伊瑟林·尼伯(Iselin Nyb?)女士带领科研与高等教育部官员、挪威驻上海总领事、挪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包括挪威九所高校校长在内的挪威高层教育代表团一行26人来访。校党委书记姜斯宪会见了来宾一行。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和挪威科技大学正式签署了“上海交通大学与挪威科技大学关于船舶海洋工程联合研究中心协议”。
  开幕式结束后,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挪威科技大学海洋技术系就联合中心研究方向、学术交流、学生交换等事项进行讨论。随后,挪威部长团一行参观了实验室海洋深水试验池,这是我国首座由国家、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投资建设的海洋深水试验池。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挪威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新型浮式平台,深水运载器开发等前沿科技的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促进本领域的学术交流、科技创新以及成果转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图:高颂、高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