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牵头的2024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漂浮式潮流-波浪能联合发电装备关键技术及应用”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评审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评审专家组由浙江大学李伟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吴必军研究员、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海洋工程事业部总工程师王小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新能源中心主任秦明、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崔琳,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何广华教授、上海海事大学王天真教授等组成。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空天海洋处处长毕聪、科技合作处处长赵泉,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盛鑫军,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院长付世晓,以及项目组骨干成员共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项目负责人、船建学院副院长高震教授主持。
盛鑫军代表上海交通大学致辞,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各方长期以来对学校科研合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致以衷心感谢。他指出,本项目是中国与新加坡之间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技创新合作旗舰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将全力支持并积极配合项目管理机构,切实履行牵头单位职责及法人单位主体责任,确保项目高质量、按期完成。
赵泉指出中国—新加坡科技创新合作旗舰项目不仅是深化两国科技领域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有助于推动区域科技进步与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对上海市正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也具有重要意义。毕聪认为在中、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一旗舰项目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为两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上海市科委将对项目给予持续关注和全力支持,确保各阶段工作顺利推进。
项目负责人高震教授对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详细介绍了项目的研究背景、总体目标、技术路线、任务分解、国际合作方案以及相关保障措施。新加坡海洋与海事技术中心(TCOMS)梁辉对新方的工作进展做了汇报,东北师范大学朱挽强、清华大学袁兢、宁波大学万岭、上海交通大学高震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刘浩各任务负责人分别对各任务目标、技术路径、实施方案和进度安排进行了细致的汇报与说明。
经过深入的审议与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实施方案内容详实、逻辑清晰、目标明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项目顺利通过评审。与会专家展开了深入讨论和质询,重点围绕项目技术路线的合理性、协同攻关的可行性、计划安排的科学性以及成果应用的实际价值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项目组表示将认真采纳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确保项目研究工作顺利推进、实现预期目标。
该项目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汇聚了东北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宁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江河水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海洋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以及新加坡合作方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新加坡海洋与海事技术中心(TCOMS)等十二家潮流-波浪能装置的研究高校与设计、制造单位。项目旨在通过概念设计、数值仿真、水池试验、样机海试等技术手段,开发并验证一款兆瓦级潮流能与波浪能联合发电装置,为未来大容量海上漂浮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的研发及海洋能资源的规模化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研究基础和技术装备支持。该项目对推动中-新两国在海洋新能源领域开展旗舰性合作,促进双方清洁能源产业的合作开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项目团队将紧密围绕实施方案,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和技术路线有序推进项目研发工作。同时,项目团队将继续巩固深化与国内外合作单位的沟通协作,力求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及示范应用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高水平成果,为推动中新两国乃至全球的清洁能源合作与利用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