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媒体视角

上海科创中心建设10周年专访 | 谭家华院士:为传统“加注”新质

2024-05-16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人是最具创造力、也最闪耀的元素。上海科创中心建设10周年之际,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走访了10位科技工作者,听听他们的科创故事和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不一样的精彩,一样的勇立潮头、勇攀高峰。

       “气吞山河”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我国疏浚行业的主力装备,也是岛礁建设的开路先锋。作为设计者,谭家华院士20多年如一日,带领团队与国内相关行业单位合作,迄今建成3个代际的59条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日前,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专访了他。

谭家华(右二)与天鲸号大模型。徐瑞哲 摄

带队开发绿色智能更大更新船型

      记者:2023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上海共有18位科技专家当选,您77岁在其中最为年长。您只要不出差,还是天天早上8点不到就自己开车到校是吧,手头又在做什么大项目?

      谭家华:每天都来上班,来得早的时候会在校园里走一走,然后到办公室和年轻人一起干活。最近在和天津航道局合作,研究设计作业能力更强、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更高、采用清洁能源的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

      与世界上现有的超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相比,它不仅尺度更大,而且每小时疏浚能力提高到了上万立方米,挖深也达到了46米。同时,新船可以采用甲醇新能源,做到无碳排放。如今 “环评”要求越来越高,“减排”达标也越来越难,必须符合这样的船舶设计趋势。

      记者:智能化是不是也成为大型工程船舶的发展趋势?

      谭家华:是这样的。眼下,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已实现了作业高度自动化,能在人工不干预或极少干预的情况下按照设计的程序和步骤完成作业过程,但要在自动化基础上实现智能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在世界各地的江河湖海作业过程中注意积累施工作业数据,建立自己的施工作业数据库,而且在信息充分化、知识数据化、自我学习功能等方面还有大量深入工作要做。

祖国江河湖海还有很多大挑战

      记者:您作为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在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十年间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不是特别重要?

      谭家华:2000年以前,我们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大型绞吸挖泥船无设计、无建造、无配套,缺乏自主研制能力,只能整船进口,进口船型和维护等都受制于人。而最近这一二十年,我们团队攻克了大型绞吸挖泥船总体设计和关键作业装备的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适应“沿海淤泥积沙”“近海硬质沙土”“远海坚硬礁岩”不同挖掘能力的三代59艘船,为“一带一路”港口航道建设、近海围海造地、远海岛礁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还推动核心装备实现100%国产化,形成完整自主产业链,使挖泥船技术成为军民两用的国家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技术被封锁到对外出口管制的跨越。实践证明,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还得在不断学习中自主设计、自主研制。

在“与国同行”展览上的天鲸号船模。徐瑞哲 摄

      记者:您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成功之后才能带来技术突破。那么,现阶段还有什么新的技术瓶颈需要进一步突破?

      谭家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疏浚强国,疏浚船队和产能都达到了世界第一。但祖国的江河湖海还有很多迫切的疏浚任务,还有很多疏浚工程中特有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如水库深水清淤、湖泊超浅水大规模环保疏浚、深海资源开采等,需要新理念、新技术、新装备。

谭家华等讨论南海“造岛神器”。徐瑞哲 摄

海上大型工程船高水平自立自强
      记者:身为“总设计师”,您和团队的“工程船家族”里,有什么代表性船舶和装备,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谭家华:三代船各有“代表作”。比如“天鲸号”,是当时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它是第三代的首制船,是南海岛礁建设的功勋船舶,以它为代表的第三代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主要性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又如“新海旭”,是世界第一的重型非自航绞吸挖泥船,是我们团队设计的第56艘大型绞吸挖泥船。该船的核心设备,包括挖掘系统、输送系统、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均实现国内设计、制造。

      我们的设计和建造能力和世界同行一样,都在不断进步,各有长处。我们在总体设计和建造方面有优势,而国外在专用设备开发方面有特色,值得相互借鉴、互相学习。

      记者:除了挖泥船,您是不是还在拓展研发更多海洋工程装备,有没有其他领域的“新作”?

      谭家华:除了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我们在其他大型工程船舶的研制方面也进行了不少研发,比如风电运输船和风电安装平台等十多类大型工程船。新世纪以来,创新研发国内首型软体排铺设船、抛石整平平台等十余型特种工程船舶和作业装备。海上大型工程船正在向大型化、智能化、主体多功能化和施工装备模块化方向发展,会有更多的新船型出现。

记者手记·为传统“加注”新质

      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船建大楼,从“天鲸号”到“新海旭”,办公室外有几艘这层楼里最大的船模。这些如水上钢铁巨人的船,虽然出自传统制造行业,却正在被时代注入新质生产力。谭家华带领设计团队,敏锐而前瞻地把握挖泥船等船舶的绿色化和智能化变革大势。

      在访谈中,在实务中,他的关键词总是“新”,不停学习、发现规律、发明创造,要在这一领域达到高水平、高质量。唯有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才能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按上海科创中心“十四五”规划总体目标,明年上海将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

       他名义上退休,却退而不休。2023年当选为上海当年最年长的两院院士,并没有改变他天天上班与年轻人一起搞大船的习惯。不仅如此,他还坚持面向中小学生开讲座,最近还亲赴多所中学进行科普宣讲,为选拔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究其缘由,谭家华也正为这份事业“加注”新质人才。他说,在工作中要让年轻人挑重担,在设计实践中磨炼成长,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在协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共同完成国家重大项目。这就是以“国之大者”,育“国之栋梁”,造“国之重器”。

 

 

 

来源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作者丨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