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9
近日,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与智能船舶动力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研究成果“Ammonia marine engine design for enhanced efficiency and reduc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同时获选为Nature Communications工程组主编精选文章,并得到其Twitter推荐。该工作原创性提出“缸内重整再循环氨燃料发动机”概念,并展示其解决现有技术面临的高未燃氨、高笑气及受限热效率等技术瓶颈的潜力。周昕毅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李铁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为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
2023年7月,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式提出历史性的2050年净零温室气体排放战略,零碳氨燃料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替代燃料之一。然而,在进一步推广应用船舶氨燃料发动机之前,仍需解决氨燃料较差燃烧特性导致的高未燃氨、高笑气(N2O)、受限热效率等技术瓶颈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团队提出“缸内重整再循环氨燃料发动机”概念(In-cylinder reforming gas recirculation,IRGR),即单缸富氨燃烧,做功的同时过量氨热重整制氢并循环至其他气缸,兼顾掺氢燃烧和废气再循环的优势,并较外部重整器免去催化剂使用和重整器能量损失。
为验证该概念的有效性,研究团队开发了含65种组分和344条反应的氨柴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并将其嵌入发动机三维CFD仿真平台。随后,研究团队基于2022年成功点火的95DF氨柴双燃料发动机台架(基础氨发动机)获得实验数据对仿真模型和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进行验证,证明了仿真模型在90%高氨能占比下的准确性,并基于此在宽工况范围内对IRGR概念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与基础氨发动机相比,在90%氨能占比下,IRGR技术可显著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并降低80%以上的未燃氨和笑气排放。进一步提高氨能占比至97%,IRGR技术可提高发动机指示热效率15.8%,并降低89.3%的未燃氨排放和91.2%的笑气排放。
IMO战略也包括在2030年和2040年分别降低20%和70%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基础氨发动机而言,即使97%的能量投入由氨燃料提供,仍无法满足2040年70%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主要是因为发动机热效率降低和高温室气体效应的笑气排放生成。而采用IRGR技术由于能够显著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并降低笑气排放生成,有望助力IMO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论文链接:
周昕毅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替代燃料船舶发动机研发,船舶发动机相似比例模型实验。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3项、上海市2项。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RSER,IJER,Fuel,Energy,ECM等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13篇,另以通讯及共同作者发表SCI论文近20篇。荣获上海市“启明星(扬帆)”、上海交大“学术之星”、“十佳三好学生标兵”,连续三次“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入选“第八届新加坡全球青年科学家峰会”,担任JMSE客座编辑及10余本SCI期刊审稿人。